展望2022,玉米市场行情将逐步回归合理区间!
发布日期:2022-01-15 浏览次数:445

—— 禽旦网,禽蛋产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为您带来今日资讯

禽蛋网 站.  

对于国内玉米市场来说,2021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玉米价格在涨至历史高位之后震荡下行,价格跌宕起伏,供需关系紧张,引发市场高度关注!随后,国家综合运用发展玉米生产、增加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推进饲料粮减量替代等一系列措施,取得明显成效,玉米供需关系逐步改善,价格逐步回归合理区间。

 

2022年玉米价格能否还有大的突破?一季度如何运行?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2021年玉米价格创历史最高

2021年全国玉米均价呈现分季度先涨后跌的走势,一季度创历史新高。年初玉米行情延续2020年末的涨势,不断走高,全国均价收于2925元/吨,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全国均价收于2613元/吨,同比2020年末涨幅仅为1.14%。

 

2020—2021年度,我国实施饲料粮保供稳市措施,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保障国内饲料粮市场供应。受国内玉米产量增加、进口玉米及替代谷物增加、国产小麦和稻谷替代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玉米供需关系得到阶段性改善。

 

玉米产量和面积同步增加

新季玉米价格下跌主要是由供应量决定的。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玉米总产量为27255.2万吨,同比增幅4.56%;全国玉米种植面积64986.15万亩,同比增幅4.99%。2021年玉米种植面积明显增加,主因玉米价格高位,基层农户种植玉米的积极性提高。分地区来看,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增幅尚可,西北地区增幅较小。

 

面积增加的同时,玉米产量增幅也比较明显。其中黑龙江中西部及东北其他地区总体丰产,亩产多在1400-1500斤,对全国产量增加贡献值最大; 其他地区因天气以及种植过程中出现病因等不可控因素导致减少甚至减产。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近两年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持续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玉米产量27255万吨,比上年增加1190万吨,增长4.6%,玉米产需缺口呈现缩小趋势。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21—2022年度国内玉米产量增加,供需形势将进一步改善,国内饲料粮供应有保障。

 

玉米进口量翻倍增加

进口量增加也加大了玉米的总供应量。2020年开始中国玉米的进口数量大幅增加,预计2021年进口总量为2800万吨左右。进口玉米相对于国产玉米一直有一定价格优势,但受进口配额限制,进口依存度极低,仅作为部分企业的备用或过渡货源。

 

2021年中美经贸协议的持续执行增加了美国玉米的进口量,但企业配额外的进口玉米多以拍卖的形式进行销售,进口玉米作为下游企业的备用或过渡货源的身份并没有变化,只是增加了一定调控市场的作用。

 

玉米总需求量下降明显

除了供应量增加,近五年中国玉米总消费量呈现震荡下行的趋势,其中饲料玉米的需求先减后增,深加工需求先增后降。2018年受非洲猪瘟影响,生猪产能明显收缩,玉米需求减少。

 


2022年一季度玉米价格涨势有限

因春节前基层农户玉米售粮增加,1月份玉米价格或维持小幅下滑趋势。2月份受下游企业节后补库需求,玉米价格或先涨后跌。随着天气转暖,3月份东北地区地趴粮将集中出售,华北地区余粮或出现一波售粮高峰,玉米价格维持下滑趋势。

 

2022年饲料玉米需求量预计较2021年有一定增加,主因小麦价格高位,饲料小麦替代量减少,但受基层农户玉米售粮进度同比偏慢的影响,预计春节后玉米供应面相对宽松,且春节后下游养殖需求相对低迷,预计2022年上半年玉米高点难以突破2021年高点。

 

国际价格波动带来不利影响

 

受疫情肆虐、极端天气、国际资本炒作等因素叠加影响,2021年全球粮价大幅上涨,我国粮食进口成本明显增加。2021年前11个月,全球玉米平均贸易量约1.89亿吨,我国进口玉米2702万吨,占全球玉米贸易量的14%左右。

 

2020年8月份,国际玉米价格大幅上涨,美国芝加哥玉米期货价格为每吨800多元。受疫情多发导致物流不畅、大宗商品涨价,以及主产国气候灾害等因素影响,2021年5月份芝加哥玉米期货价格最高涨到每吨1842元。

 

目前来看,全球玉米市场供给较为宽松,为我国充分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满足国内需求创造了有利条件。

 

 


构建多元化饲料供应体系

 

近年来,我国饲料粮消费持续增长,目前已超过谷物总消费量的40%。随着居民消费进一步升级,饲料粮短缺问题愈发凸显。专家建议,要多管齐下解决饲料粮短缺问题。

 

从中央到地方,要最大限度挖掘玉米稳产增产潜力,同时想方设法降低粮食生产成本,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植玉米积极性。解决饲料粮短缺问题,要稳定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农业农村部明确提出“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的农业生产目标,意味着2022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不仅不会下降,还有可能继续增加。

 

专家建议,要多措并举减少饲料用粮。大力发展青贮饲料,积极促进牛羊养殖,调节肉类消费结构,可适度减少饲料粮消耗。改善饲料配方,减少豆粕饲用需求。

 

逐步构建多元化的饲料粮进口格局,降低粮食进口风险。一方面,促进饲料粮进口来源地多元化。除了从美国、巴西、阿根廷等粮食主产国进口粮食,还应该增加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数量。另一方面,要促进粮食进口品种多元化。扩大进口饲料粮品种,如扩大高粱、大麦、碎米、木薯干、酒糟等进口,缓解国际市场采购压力。

 

增强全球粮食供应链管理能力。积极鼓励支持国内粮食企业“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海外种植加工、种业研发、企业参股控股等,构建全球粮食产业供应链。利用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结合期货市场、现货市场等现代化粮食交易市场,分品种推进,努力增强我国粮食定价权。